《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设想:
由于初一学生对现代诗比较陌生,所以本堂课定位在以学生诵读为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想象,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二、 教学目标:
1、 诵读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为以后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实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特高兴,知道为什么吗?(有人说“不知道”)因为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而且还从那里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录音——《满天星》)
听完后,
师:好听吗?
生:(齐答)好听。
师:老师的礼物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摇头)那当然是——假的了。但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师板书)去逛一逛,看看那儿除了星星和月亮外,还会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7页《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教师板书)。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郭沫若。
生: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师:你说的很正确,看来你在课下做了充分的预习,谁还能来补充?
生:这首诗是作者在1921年写的,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师:看得出你的知识很丰富,作者确实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这首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查找有关郭沫若的简介。老师想先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同学们愿意吗?(生齐答“愿意”),请同学们边看大屏幕,边注意听准字音,体会朗读技巧。(课件出示四幅星空图画,每幅图上配一小节诗,目的是让学生边听边通过看画面引发联想和想象)。
(教师读完后)
师:对于老师的读你们还满意吗?(生齐答“满意”)为什么?
生:老师在读时注意了停顿,读得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能把自己融入到诗中。
师:你太夸奖老师了。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老师读得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
师:你的意思是老师注意了高低起伏,是吗?(生回答“是”)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老师读得没有一个错别字。(台下鼓掌)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看法吗?(生齐答“同意”)好,老师把这些同学的看法写在黑板上。(师板书:朗读停顿、高低起伏、有感情)
既然大家都同意就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收获,自己读一下这首诗,呆回儿我们请一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大约一分钟后)
师:准备好了吗?(齐答“准备好了”)谁愿意来表现一下自己?(生全举起了手)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积极。
(一生读完后)
师:谁愿意来为他评价一下?
生:他读得不是很熟练,而且没有注意停顿,读得没大有感情。
师:(转向刚才朗读的同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