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散步》教学案
教学策略分析: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对初一两个教学班的1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后发现:有47.7%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48.6%学生还没有掌握语文学习技法,不了解语文到底该学点什么?怎么样学习?在学习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回答问题时,抓不住中心,往往是侃侃而谈一大堆话,而点题或是扣题的句子却寥寥无几。此教学案就是根据这一特点设置可迁移使用的一般性学习目标,1、告诉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强调:回答问题时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不能脱离材料空发议论。2、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读课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去体验、发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设置了一个德育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授课结束时播放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进一步体现了这一情感,将师生共同带进了浓浓的亲情之中。
●教学目标: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揣摩语言,感悟文章的内涵。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找出“读一读 写一写”中拿不准的字和词,查字典解决。2、配乐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是否都要像《羚羊木雕》那样给
亲人们心灵上留下阴影?如《风筝》那样给人们带来伤痛?我认为,亲情是温馨的,如金色花所散发着的浓郁清香。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散步》,领略以下全家人一起散步时所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强调学习重点。
三、达标过程:
检查预习: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嫩芽( ) 霎时( ) 拆散( ) 水波粼粼( ) 熬( )
②解释词语:
委屈
粼粼
各得其所
整体感知:
①配乐朗读课文,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找一个学生朗读,由学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