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设计理念 突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掌握课文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古文叙事的方法。
2、体会生动有趣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叙述、描写生动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的善于观察以及描写细腻的特点。
解决方法:教师分析,学生体会。
2、难点:作者如何把小事连在一起,而无斧凿痕迹。
解决方法: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教学准备 课件 知识卡片 打印练习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七彩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玩伴儿、童年的趣事儿,是否还历历在目呢?今天,我们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看看200多年前的作家童年的几许乐趣。
(一)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张目,睁开眼;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物外之趣,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私拟作,自己把它比作;项,脖子;强,通僵,僵硬;素帐,白色的蚊帐;唳,鸣叫;怡然,愉悦;砾,碎石;壑,山谷;为,被;鞭,动词,用鞭子打。
2.学生朗读课文并注意作者所写的几件小事。
(1)善于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帐中嬉蚊——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3)观二小虫争斗——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4)驱癞虾蟆——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全体参与)
(1)说说哪些描写富于童趣,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如“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徐喷以烟”句我们可尽情想像其情态,一个“徐”字,可见作者之童趣、调皮。蚊子则真的“可爱”地上当,边飞边鸣。假若此蚊有灵,它定在思考:此人独把我关在帐中,不知是爱是厌。闲趣、童趣,呼之欲出。
又如“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数十”可见其怒,怒还不够,还要驱之别院。可见这一癞虾蟆把小三白气到什么程度,尽管作者到此止笔,但癞虾蟆驱之别院后,小三白的释然,癞虾蟆的无奈,却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