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文意;品味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梦中的家园》一文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远离喧嚣,卸下尘世的杂念,静下心思来品品李乐薇的这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
二.介绍作者
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三.课文录音+字词┿指导朗读
四.整体感知
1、 理清层次,领会要点:
写小屋和山的关系(远观)全景
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 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近看)
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仰望远观)
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屋的形势和情姿,是从实处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和小屋的关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立足于小屋看外界 写小屋和外界的相通
写夜晚小屋的情景,点明题意
这一部分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
2、 再次朗读品味。
五、品味语言美:
让学生将自认为美的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写下自己认为美的理由,即理解、感受、评价,然后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出来。教师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一点一滴的感受都是可贵的。要点:(具体见课本笔记)
(1)全文多用短句,节奏舒徐流畅,形式幽雅恬美的基调。
(2)适当的化用古诗词,运用文言词汇、文语句式,如“山如眉黛”“凌空而起”
(3)恰当的运用一些独创性词汇,如“空中走廊”
(4)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对比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手法的适用。
(5)整散句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