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H)2的制取与保护ppt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Fe(OH)2的制取与保护.ppt Fe(OH)2的制取与保护教案.doc 周良骏的课评课.doc
“科学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研活动
《Fe(OH)2的制取与保护》研究课点评
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怀龙发
2009-10-27
周良骏老师的这节课既是一节复习课,又是一节探究课。内容选取的是必修1第三章中金属的化合物,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复习,但课堂中大量的实验探究又可以说是充满新意,所以又是一节探究课。课题名为《Fe(OH)2的制取与保护》,主要围绕防止Fe(OH)2氧化展开,层层推进,经过几个回合的探究,最终制得纯净的白色Fe(OH)2。
这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的形式,充满探究性、趣味性。学生实验有四个,这四个实验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改进都是一次进步,从Fe3+离子的影响,讨论到氧气的影响,从空气中的氧气到溶液中的溶解氧都进行了分析。同学们在每次实验后,周老师都会要求大家把手中的沉淀举起来,我想有两点作用:一是展示各组的成果,也是向听课老师的展示;二是对比,看看别的组同学做的是否也和自己一样不是白色,防止个别同学认为是自己的操作有问题。
周老师在注重实验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不忘安全性教育。在加热煮沸NaOH溶液的实验前,有一组男生正准备动手,周老师及时强调:“请先放下手中的仪器,听好实验操作要领,……”这个加热操作,尤其是煮沸NaOH溶液,危险不小啊,万一喷到皮肤上,后果很严重,我想几个重点学校的学生还可以做做,一般学校的学生还真不敢让他们做呢。
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是用Fe(OH)2沉淀来消除溶解氧,这样的实验设计真的是很多老师想不到的。今天的实验在学生中选取了两支试管,这更加大了实验的真实性和观赏性,但是应该选择两支沉淀量比较少的试管来做离心分离,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这里选择好的话,我敢说,做出来的白色沉淀会让在场的听课老师感到惊讶和震撼!
这节课以一道高考题中的装置图收尾,很好的体现课程与高考的结合,加上周老师的改进,用浓硫酸加FeSO4溶液代替稀硫酸,加快了反应速率,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与同学一起完成实验,而且效果显著,非常成功。今后,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把高考题自然的融入课堂,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课题。
这节课用到了溶解氧传感器,离心机也是亮点之一。溶解氧传感器是数字化实验的仪器之一,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有离心机和磁力搅拌器这些仪器在大学里都很常用,老师们有机会要多学学。今天这些仪器的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说到不足,就是在回顾反思阶段,请同学把先前的四个试管拿出来比较颜色深浅,这个比较不妥当。因为Fe(OH)2沉淀氧化是随时间推移而加剧的,也就是说时间越长沉淀就会变的越深,所以第四个比第一个颜色浅不能说明第四个实验改进的有多好。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效果都很好,这节课设计新颖,探究深入,是一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