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研究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和提炼。修辞应包括词语适用(词的意义,词的感情色彩,词的音节声调等),句式的选择,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对于修辞的认识,其实绝不仅限于修辞方法。它的内涵远比修辞方法大得多,而且也都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
《考试说明》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单列一条,足见其重视程度之高。比较近几年《考试说明》的异同,可以发现,1997年的提法是“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998年的提法是“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999、2000及2001年提法相同,都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998与 1997的用词虽然不同,(将“理解”改为“辨析”)但实质并无差别。1999及 2000则将“辨析”删掉,在“运用”之前加上“正确”一词作修饰。显然,关于修辞方法的考试要求提高了,并更加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理解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同样表现在题型的设置上。那种辨析、判断修辞方法的四选一的客观题已不再出现,而代之以既有限制又有开放的以语言表达能力为考查内容的主观题。至于“常见的修辞方法”,倒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8种。这是为教学大纲所制约的。这里,需要提示的是,
“比拟”,应包括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和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两种修辞方法。复习训练中一般比较重视拟人,而忽视了拟物。另外,1998年考了比喻,1999年考了比喻和排比,2000年考了连续类比,并且都是通过“造句”来考的,在考修辞方法的同时,对句式有严格的要求,增大了试题的综合性,也提高了修辞方 "法考试的难度。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本专题讨论的只限于“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部分,因此,在讨论备考应试方略的时候,我们将只着眼“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至于修辞方法的识别和修辞语句的理解鉴赏将放到“文学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探讨。
在“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这一部分,修辞题出现的频率总的来说是偏低的,单独的修辞辨析题因为难易难于把握,此类命题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将修辞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所占分值还不小,而且这类试题的认同率又特别高,因此得予以密切的关注。我们以为这也是修辞命题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1.注意前后联系,结合句式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书写句子。
【例 1】 26.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 前 后 内 容、句 式 对应,修辞 方 法 相 同。(6分)(2001年全国高考题第 26题。)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