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塞腰鼓》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要】 散文如水,刚柔并济,深浅交织。
初读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满心所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一种爆发!
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的方面来看,即可概括为:抒情特色和语言特色。
文章的感情,热烈而奔放,如黄土高原上的风,横冲直撞,不可遏止;文章的语言,短促有力,铿锵激越,再加上一组组的排比,一次次的反复,使全文始终保持着一种疾猛的节奏,如狂风暴雨,似电闪雷鸣!
这就是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全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又如庐山飞瀑,排空傲物,荡涤天地!
“安塞腰鼓”,有形有声,有情有气,它使我惊诧,惊诧于一个个的方块字竟有如此强大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读《安塞腰鼓》,让我更加了解了刘成章,也让我更加喜爱散文,还让我更加了解,更加热爱我们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关键词】 散文如水 生命 力量 抒情 语言
自求学之时,就特爱读散文。始终感觉散文是一种很特殊的文体,它可写景,可状物,可抒情,可说理,可记事,初看之下,觉得它有点“四不像”,细致了解之后,才发现散文就像是水。它不是一杯水,一瓶水,也不是一湾水,一池水,它就是水,没有固定的存在形式。它不方不圆,不长不短。但是不管是多少水,不管将这水置于何处,你却双无法将这水一下断开,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这样看来,这水岂不是正合了散文那“形散而神聚”的本质特征吗?而且,再者说来,山间溪水,柔媚宛转;大河之水,奔腾汹涌;檐上滴水,轻快活泼;大海之水,幽涌澎湃。这不正像是散文吗?好的散文所给人的正是这种刚柔并济,深浅交织的心理触觉。
至今,自己已读过不少的散文,像朱自清、冰心、老舍、张爱玲、余秋雨,还有孙犁、王蒙、贾平凹等等,这些名作家许多优秀作品,至今让我回味无穷,更有着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或文学爱好者,写得很多相当不错的作品,也曾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还记得,初次读刘成章先生的散文,是在弟弟的初中课本上,偶然发现了一篇题为《安塞腰鼓》的文章,当我刚读完前几个段落后,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我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了全文,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刚读完后的感觉,就像是在炎炎夏日里喝下了一瓶冰镇汽水,真是“爽”。又像是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撞线的那一刹那,那是一种“爆发”的感觉。
然后,我又读了它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之后的感觉,虽然不像是第一次读那样震撼,但却使我更为清醒的认识到了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和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