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验版)《马来的雨》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7 22: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马来的雨
华东模范中学
刘清君
[学习目标]
1、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听觉、触觉、视觉)描写景物的手法。感受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回忆描写“雨”的诗歌。
2、 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远赴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一起去感受马来半岛的雨。
二、 新授:
1、 初读课文(配乐朗读)。思考:作者在马来西亚经历了雨季,他观察得十分细致,在作者笔下,马来的雨有什么特点?(并不飘洒温柔,但却不烦人,噼噼啪啪打过来,铺天盖地扫过去,爽爽快快,干脆利落。)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特点的?(通过听觉、触觉、视觉来把雨的特点写具体的。)
2、 齐读6-10自然段,思考:你最喜欢作者对雨的哪一种感受形式?请在文中相应地圈划出句子,并在四人小组中评析。
3、 小组讨论。
4、 大组交流。
5、 出示:“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 这是还在上海的我,用对江南雨的思维模式而习惯地联想异乡的情景。”
①这段写的是哪里的雨,这样的雨有什么特点?
②“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这样的表达方式你喜欢吗?
③这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老师小结。
三、 课外拓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片段)
1、 指名学生朗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三拳”写具体的?
2、 小结。
四、 作业布置
1、 写段练习。试着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去描写景物。
2、 从课文中积累词语。(不少于五个)
说课:
《马来的雨》是新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域外风情”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生动,清新而华美。一开头描写一个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想象中的马来西亚的雨,接下去“我”来到马来西亚感受了当地雨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从听觉、触觉和视觉三大方面将自己对雨的不同感受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尤其是大量使用的比喻句使文章生色不少。如“听雨”部分中,作者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雨声的清脆和错落有致,用“金戈铁马”来形容骤雨的急促与力度。再如“看雨”一部分,作者将海中的小岛比作“五线谱中的‘蝌蚪’”等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