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9 15: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 离骚
一、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二:重点
1、了解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四、作者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在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的尊崇。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离骚:旧解释为离愁,也有解作遭忧的;近人或解释为牢骚。解释为“离愁”的是司马迁;解释为“遭遇忧愁”的是班固;王逸则解释为“别愁”,以上说法,都可以讲得通。
五、诵读课文
(一)、快速阅读,初步感知语句特点:
  1、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2、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 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如《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能省去兮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