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选择题精选训练(八)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80字。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选择题精选训练(八)
编校:魏会阁
辨析不同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是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回答12—14题。
12.查阅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摘自地图中不同朝代的地点名称,应注释为“今北京”的是①商朝时“牧野”②春秋时“葵丘”③战国时““蓟”④隋朝时“涿郡”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唐人张籍的《贾客乐》诗写道:“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注:成串的钱]眠独迟。”诗句反映出 ( )
A.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14.有学者指出:“两税行而租庸调并合,条鞭行而税粮银力杂差并征,其义一也。”两税法与一条鞭法的共同点在于 ( )
A.免除人民力役 B.简化税目征收 C.明确赋役征银 D.废除人头税
饱经沧桑的天津大沽口炮台(图2-5)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京津门户,其修复保护工程已经启动。回答15、16题。
15.根据史料记载,把守海门的炮台始建于明朝,由著名将
领戚继光监造。炮用铜制造,名曰“大将军“。戚继光
又在入海口插上纯铁铸成的梅花桩48根,与炮台构成
一道防御的屏障,使得海面长时间无战事,解除了天津
卫的后顾之忧。该炮台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是( )
A.宣扬了国威 B.强化了闭关政策 C.打击了侵略势力 D.防范了人民起义
16.1840年1900年的六十年间,天津大沽口炮台曾多次遭外国列强入侵。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皆曾沿海北犯抵达天津②1860年英法美俄四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
③清军与义和团在大沽炮台共同抗击八国联军④《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拆毁大沽炮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巡展活动即将举行,展览拟分六部分展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即“红色起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开国十年、改革开放”。回答17—20题。
17.展览第一部分为“红色起点”。下列新闻史料中,拟应放入这一单元的是 ( )
①共产党早期刊物《向导》的原件 ②五四运动中学生游行的照片
③红军女战士的照片 ④刊载日本投降的《大公报》原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933年10月,红卅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家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了如此楹联:镰刀害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A.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B.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C.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中国革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