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角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必然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所谓人的角色意识,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每种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每个职业都有相对稳定的职业角色心理。有人认为,教师的心理角色是:人类文化的传播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语文教师除了带有各科教师所共同具有的共性外,语文教师作为一种学科教师,应当具有带有语文学科色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语文能力的训练者。这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其实事情远远不止于此。正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单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和语文能力的训练者,而且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经过近二十年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当代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认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心理角色意识,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这一心理角色,应当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普遍接受。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这一心理角色, 主要是从这样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第一,激发语文学习动力。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要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练好语文能力,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保持一种自觉能动的良好心态,包括刺激语文学习的需要,激发语文学习的动机,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方面,语文教师的心理角色就应当是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激发者。
第二,组织语文教学过程。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训练,形式是多样化的,途径是多管道的,但是,不管怎样说,就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课堂教学还是基本的形式和主要的途径。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当然还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课堂进程的调控,乃至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具体安排,都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至于如何讲授课文, 怎样启发学生, 则更是体现语文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自然有必要强化语文教学过程组织者的角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