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构筑师生交流的第一平台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性。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道者,而是参与课堂对话、与学生交流的对象之一,而且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很多时候,教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读写说”课改实验中,很多老师感到有些学生很难沟通,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更难交流,要么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要么是请学生站起来后,来个不开口,让课堂冷场。于是,有些老师对课改实验产生了怀疑。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没有创设说的情景,没有给说的机会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消除说的障碍。在课堂上,虽然我们的老师充满亲和力,希望和学生做朋友,从而带动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心中所想所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敬重、敬佩,而没有朋友般的亲切。有没有这种感觉,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说或小声说,但是一下课遇见自己熟悉的同学,他就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可见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障碍是存在的。
产生这种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还是源于我们的师道尊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教师习惯了课堂上的同一个腔调,同一种声音,对于有的同学的不同说法,虽没有表示不满,但也不会予以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均适应了老师的节奏,认为反正老师要讲 给我们听,只记好笔记就行,自己思不思考、说不说无所谓,于是,他们就对老师充满崇敬
、充满崇拜,为老师之命是从。其次,许多学生,特别是我们认为优秀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他们对长者言听计从,而老师恰恰是他们从幼儿园就既害怕又尊敬的长者,平日见面就颤颤兢兢,上课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让他们和老师平等对话,肯定比登天还难。
可见,要进行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构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就得消除阻隔在师生之
间的障碍。
怎样消除这种障碍呢?我们还应该将目光投向“读写说”中的第一要素——读。“读”是阅读的基础,是架起文本与阅读的桥梁,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有效途径。其中首推朗读,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贯关键环节。朗读以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