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Ⅰ]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通过分析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美。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真爱生命的情感。
[Ⅱ]教学重难点:
[Ⅲ]教学设想:
一、教材处理: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方法:讨论、点拨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
[Ⅳ]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怀戚的著名散文--《散步》(板书课题),进入课文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问题,或说是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设想一下(可能出现过不少次),晚饭后,全家人一起看电影,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类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是怎样做的?
二、明确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学生轻声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①“我”劝母亲散步;②“我”带着母亲、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③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出现分歧;④我照顾母亲,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⑤母亲却依从孙子,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⑥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四、重点探究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是怎样解决的?这说明了什么?
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的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
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明确:①通过散步,描写一家人美好的家庭生活,赞美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有: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母亲老了”—“他总是听我的。”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