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湖北省襄樊市高中调研统一考试高三生物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 23:22: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5860字。2009~2010学年度襄樊市高中调研统一考试
  高三生物
  襄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包括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物质的组成中不具有糖分子?
  A.DNA          B.纤维素         C.ADP           D.胆固醇
  2.植物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下的细胞()
  A.一定要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作为实验材料
  B.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C.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细胞液浓度可能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3.某蛋白质分子由条N肽链组成,已知它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有(   )
  A.2M个          B.(M-N)个          个          D.(M+N)个
  4.将酵母菌培养在由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并不断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下图中能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缓慢,则表明此时细胞是死细胞
  B.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是活细胞
  C.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此时根尖细胞仍为活细胞
  D.将某种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6.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微生物合成的激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与自身调节无关  
  B.组成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而诱导酶的合成还要受环境的制约  
  C.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而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的时期是稳定期  
  D.酶活性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代谢产物致使酶的结构产生不可逆性变化来实现  
  7.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