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9 19:2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1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六《木兰诗》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3.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写文章。
  七.教学步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