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小题,约10520字。
湖北省 六校
2010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命题人:华中师范大学 韩可芳
武汉理工大学 郑化
华中科技大学 胡道伟
审题人:齐仁教育研究所 夏华新 朱彦 陈亮
考试时间:2010年2月19日 上午9:00 — 11:30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
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NADPH中
2、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3、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
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溶胶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
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电子传递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溶液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
4、实验室保存的菌种W不慎被其它杂菌污染,下面罗列了若干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其中合理
的是
①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选择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②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选择使用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
③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④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选择使用添加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
⑤将被污染的菌种稀释,使用固体培养基,采用划线法接种,获得单菌落,根据菌落特征甄别,筛选后继续培养
A、只有①②④⑤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②④⑤ D、只有①②④
5、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CaCl2和NH4Cl中均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
②用蒸馏水即可鉴别甲苯、乙醇和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
③KAl(SO4)2与Ba(OH)2溶液按照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
④除去混在SiO2 中的少量CaCO3可加足量盐酸并过滤。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