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一中200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5 0:4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私立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优生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又是一年收获时。对初一学年的语文学习,你肯定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用心、专心、细心,你将得到最大的收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听 说(7分)
1、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4分)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
①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②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
2、请看下面一则故事:北京某大学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乘公共汽车时,由于司机的急刹车,这位教授没站稳,撞到了前面一个姑娘的身上。这姑娘没修养,很不高兴地望着教授说:“什么德性?”车内气氛紧张起来,有人担心会发生口角。但这位教授只淡淡地望了姑娘一眼,说:“不是德性,是惯性。”车厢内爆发出笑声。
老教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3分)

二、积累与运用(23分)
3、依据拼音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写出汉字。(3分)
①我喜欢听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它似乎用闲适并带有几分粗guǎng______的声音吐出了心中的块lěi______。
②huì______暗了又明xī______。
③这歌声仿佛hán______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tián______静的生活。
4、根据课文填空。(10分,任选10个空格即可)
(1)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2)海内存知己,              。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日暮乡关何处是?           。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
(8)《龟虽寿》一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远大理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而我们在《观沧海》一文中也能体会曹操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          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 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诗文,请你从本学期读过的古诗文中举处两例,并写出其出处。(4分)
(1)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语句,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三、阅读(60分)
(一)、阅读《泊秦淮》,完成第8——9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答:                          。
9、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0——13题。(15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也,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0、解释下列”而”字的用法。(2分)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而山不加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4分)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如土石何?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愚公移山时年龄将近九十,所以智叟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理由阻止他,他的话句句含有      的语气,但愚公反驳了智叟,他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是,其一、         ________;其二、              。结果在辩论中愚公获胜,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证明了这一点。(5分)

13、《愚公移山》一文寓意深刻,作者以“智叟”来代表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愚公”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