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诗三首》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三首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 孙光
教学目标:
一、知道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在新诗中的表现;
二、理解诗歌的形象;
三、体会诗歌中联想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有的人》
目标:
1、学习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理解对比、反复手法的作用。
一、导入,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民主战士。
二、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三、学生自读全诗。
要求:
1、字音准
2、节奏准
四、学生再读全诗,思考:
1、诗题是“有的人”,在全诗中它指的是哪些人?
2、两种人对人民分别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3、两种人对人民如此,人民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
4、如果没有副标题,你也能体会到这是纪念鲁迅的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五、师生讨论,形成板书。
1、有的人:骑 刻入石头 别人不能活 虽生犹死
摔垮 烂得更早 下场可看到 对比
有的人:俯 作野草烧 多数人更好的活 反复
记住 到处野草 抬举得很高 虽死犹生
2、语句含义:
(1)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出自鲁迅《自嘲》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意思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出自《野草》题辞。
比喻鲁迅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
(3)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春风”,人民革命力量。
在人民革命胜利之后,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献出生命的人,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景仰。
4、朗读2-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