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课堂练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1870字。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 )
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
2.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有 ①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②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③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④英法对广东的侵略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法战争中,黑旗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
A.河内战役 B.纸桥战役
C.镇海战役 D.临洮战役
4.中法战争中,“法人谓自入中国以来从未受此大创”的战役是 ( )
A.纸桥战役 B.镇南关战役
C.谅山战役 D.临兆战役
5.1875年负责收复新疆的清朝官吏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纪泽 D.李鸿章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光绪九年(1883年)李鸿章的一份奏章:“泰西各国战局一开,往往数年不解,必至胜负显判而后已。中国兵轮船本少,又经战陈。法国海部铁甲新船四十余号,旧者在外,快船根驳各项战船四百余号,装运陆兵则另有轮船,其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陆战则我众彼寡,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未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久战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
——摘自《清光绪朝中德交涉史料》
请回答:
(1)李鸿章的奏章针对的是当时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中说明李鸿章对海战持什么观点?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李鸿章的观点对当时事件的结局有什么直接影响?
能力素质提高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列强侵略中国边疆,造成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迫切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B.清王朝的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2.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方针
B.清军与越南军队缺乏配合
C.清军缺乏统一指挥
D.清军备战不足,贪生怕死
3.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的主要原因是 ( )
A.台湾经济发展迅速
B.台湾门户已被打开
C.台湾国防地位非常需要
D.台湾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4.法国在中法战争中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时局不稳,茹费理内阁倒台
B.19世纪晚期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C.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相互牵制
D.中越军民的英勇抵抗
5.1883年6月,李鸿章在《法越交涉事端重大遵旨妥筹全局折》中说:“海上未可以争锋,陆路则我众彼寡,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未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久战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他的基本观点是 ( )
A.中国军队没有实力取得陆路上的胜利
B.陆海军队配合才能取得对法的胜利
C.中国军队没有能力取得最终胜利
D.海军实力较弱,陆军对法战争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