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课堂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7 15:35: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1870字。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  )
  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
  2.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有 ①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②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③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④英法对广东的侵略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法战争中,黑旗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
  A.河内战役          B.纸桥战役
  C.镇海战役          D.临洮战役
  4.中法战争中,“法人谓自入中国以来从未受此大创”的战役是 (  )
  A.纸桥战役          B.镇南关战役
  C.谅山战役          D.临兆战役
  5.1875年负责收复新疆的清朝官吏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纪泽           D.李鸿章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光绪九年(1883年)李鸿章的一份奏章:“泰西各国战局一开,往往数年不解,必至胜负显判而后已。中国兵轮船本少,又经战陈。法国海部铁甲新船四十余号,旧者在外,快船根驳各项战船四百余号,装运陆兵则另有轮船,其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陆战则我众彼寡,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未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久战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
  ——摘自《清光绪朝中德交涉史料》
  请回答:
  (1)李鸿章的奏章针对的是当时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中说明李鸿章对海战持什么观点?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李鸿章的观点对当时事件的结局有什么直接影响?
  能力素质提高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列强侵略中国边疆,造成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迫切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B.清王朝的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2.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方针
  B.清军与越南军队缺乏配合
  C.清军缺乏统一指挥
  D.清军备战不足,贪生怕死
  3.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的主要原因是 (  )
  A.台湾经济发展迅速
  B.台湾门户已被打开
  C.台湾国防地位非常需要
  D.台湾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4.法国在中法战争中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时局不稳,茹费理内阁倒台
  B.19世纪晚期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C.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相互牵制
  D.中越军民的英勇抵抗
  5.1883年6月,李鸿章在《法越交涉事端重大遵旨妥筹全局折》中说:“海上未可以争锋,陆路则我众彼寡,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未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久战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他的基本观点是 (  )
  A.中国军队没有实力取得陆路上的胜利
  B.陆海军队配合才能取得对法的胜利
  C.中国军队没有能力取得最终胜利
  D.海军实力较弱,陆军对法战争有优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