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80个字。
事实还需雄辩——如何分析事实论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事实论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条件分析法。
2、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教学过程:
一、病文诊断: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思考:这段文字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
明确: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这叫做材料堆砌。这也是我们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
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杰出人才的人。在有的人看来,寒门是陷阱,是绝境,甚至是万劫不复的苦难,但是在这些人看来,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正因为是寒门,所以成就了他们改变苦难现实的远大理想;正因为是寒门,才磨练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他们在贫瘠的土地里生根,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二、方法导航:
(一)假设分析法
范文引路:
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辛弃疾一生力主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是一代伟大的爱国词人。如果李白官至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经历国土沦丧,家园消亡的苦难,那么辛弃疾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普通词人而已。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小试牛刀
运用假设分析法为下面的事例写一段分析性的文字
(1)观点:有志者事竟成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