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8 8:37: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540字。
  专题五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语分析: 
  新中国一改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以独立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展开平等互利的外交,由最初的“一边倒”,逐步发展到“无敌国外交”。中国外交的对象越来越广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贯穿我国外交的一条主线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阶段:(50年代打下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5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阶段:(70年代取得突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第三阶段:(80年代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无敌国外交”的策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同时,力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教学要求及说明 
  课程标准内容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 
  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 
  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说明 
  教科书中三个子目内容构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概况: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作为课标要求,补充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