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的角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9 9: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析2004年高考
诗歌鉴赏题的考查角度及解题思路
  湖南省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 李丽(421411)
2004年高考,全国共出了15套试题,均对学生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进行了考查,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全方位,异彩纷呈的局面。下面试从考查内容及解题思路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分析。
一、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例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征人怨》江苏卷)
解题思路:紧扣题干(边塞诗),结合题目和诗句找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如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然后连缀成句即可。
答案示例: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例2:“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菩萨蛮》浙江卷)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要求,先阐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出符合自己看法的内容特点。因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二、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例3:“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海南内蒙古卷)
解题思路:抓住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杜鹃),分析其内涵和表意(思归),解释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经历,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有家难归,思乡之情)。
答案示例: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