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10科1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0科11份)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基本能力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word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导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河堤(di) 孤迥(jiǒng) 妍媸毕露(yán) 去粗取经
B.缱绻 翰藻(hàn) 含辛茹苦(rú) 权倾一时(qǐng)
C.怅惘(chàng) 扼杀(è) 如翚斯飞(yùn) 不勘重受
D.刹那(chà) 沉滓(zǐ) 稗官野史(bài) 虚实相生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硝烟散尽,震撼犹在。深度 “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所体现的新思
维、新理念、新战法,远比演兵场上的炮声、火光、硝烟更为强烈、持久。
②如果学生确信自己通过看教科书能够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学科的主要考点, 新
版教科书也补充了一定数量的例题,高三的复习备考可以只看教科书。
③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明造就了辉煌灿烂、登峰造极的中国古代文明;在现代经济社会, 用通俗的语言加以阐释, 能最大限度的将其活化。
A.解读 何况 只要/就 B.解释 况且 只要/就
C.解读 况且 只有/才 D.解释 何况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晶店”。
C.商务快车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行业,十一年的栉风沐雨,商务快车已经足够的强盛,为众多的企业带来商机,是企业应对金融寒冬最有效的利器。
D.《百佳专辑》主编马世芳说:“老实说当初真的是想抛砖引玉。结果我们1994,年抛的砖,都成了秦砖汉瓦,还是没人接着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9年末,奥巴马总统决定再向阿富汗增兵10万,在塔利班已然再成气候的今日阿富汗,区区十万兵力能否扭转乾坤。颇为令人怀疑。
B.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鉴于不久前发生的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排查安
全,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C.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10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清华认为2009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D.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我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不是我国原生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所以我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起源地,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为主的农业起源地。
过去,研究农业起源,农学家主要是根据栽培种与野生祖本的关系,也就是根据植物的基因库,认为基因种类多样化的地方,就应该是农业起源的中心。所以一般都认为印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日本学者也提出过山地起源说,认为东南亚北部的山地,包括中国的云南,泰国、缅甸、越南北部,还有印度的东北部,这个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我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资源比较缺乏,先人就得想办法来增加食物的资源,这就是农业产生的一个社会动力。而这两个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这里到处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华北地区也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