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宝——大熊猫》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国宝—大熊猫
张家港市西张中学 钱芳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课文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小组调查研究,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4、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
二、释题: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
1、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
2、 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jǖ) 濒(bīn)危 璀璨(cuǐ càn)
邛崃(qióng 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 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
四、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你能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介绍我吗?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名字由来
5、我的外貌
6、我的饮食习惯
7、我的生儿育女
8、我的价值
(提示:尽量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