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测试卷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七 年 级 ( 上 ) 语 文 测 试 卷 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同学,祝贺你顺利地进入了中学阶段!我们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测试,了解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请认真做题,相信自己:能行!
一、课内阅读题(18分)
(一)
阅读下文,然后作答。
报纸出版了。我万万没有料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
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午前,希金斯背着双管猎枪来访。当他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天晚上,他辞去工作,永远离开了这个小镇。那位裁缝来时,带着一只鹅和一把剪刀;可是,他也看不起我,当晚动身到南方去了,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次日,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他终于诚心诚意地体谅我,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这是他开的小小玩笑。叔父回来后,非常生气。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外出,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的攻击。不过,当他查看了账单,看到我真的登记了从未有过的33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他变得温和了,因为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
畅销: 。
(2)当他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
乳臭未干: 。
2、“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作出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贡献”指什么?(2分)答: 。
3、从全文来看,订户交给报社代替订报费的是什么? (3分)
答: 。
4、划线句中“这样的新鲜事儿”具体指什么?(3分)
答:
。
(二)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该文段的作者是 ,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2分)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虐杀: 堕下去:
3、“我的惩罚”指的是什么?(2分)
答: 。
4、“对于精神的虐杀”该怎么理解?( )(2分)
A、杀死了弟弟的精神。 B、我的行为差点儿摧毁了弟弟儿童的天性。
C、我粗暴地阻止了弟弟正当的行为,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二、对比阅读(22分)
A (一)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二)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线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三)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B (四)a自我有记忆开始,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长的冰棍箱……
(五)巷口摆着的小摊就是维持着我们这个贫穷家庭的惟一希望。b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侯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但令人不解的是,我一直觉得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有时一天下来,竟收入十多块。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让人满意的数目。我曾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总微笑着说:c“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这比别人多赚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母亲加倍的血汗啊!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缝制出二十多条棉被,租给赶集的或帮工的乡民,每晚租金四毛到六毛不等。于是,整整一个冬天,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
……
(六)“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七)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1、A文选自课文《 》,B文选自课文《 》。(2分)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和睦( ) 黝黑( )
3、A、B文中母亲突出的共同性格是 。表现这种性格特征的表达方式,A文主要是 (a.记叙 b描写 c.抒情),B文则主要用 (a.记叙 b.描写 c.抒情)(3分)
4、第(一)段中,“很自然地”、“悄悄”等短语说明母亲的突出的性格特征在“我”的身上 。(填序号)(2分)
A、言传身教 B、耳濡目染 C、潜移默化 D、谆谆教诲
5、第(三)段最后一句的作用是 。(填序号)(2分)
A、是第(三段)的中心句 B、是第(二)、(三)段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