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理清全文的结构。
2.确认全文的论点。
3.理解文章论述严密、有力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读注释①,导入新课。
三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文化大革命”其实是一场浩劫,它打乱了当时一切正常的社会秩序,模糊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四人帮”荒谬地宣扬“知识越多越反动”,“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把广大知识分子当作了革命的对象、冲击的目标。对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否定直接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978年,“十年动乱”刚结束,中共中央立即拨乱反正,召开厂“全国科学大会”,其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重视科学技术,制订规划,表彰先进,研究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长篇讲话,给科学正了名,给知识分子干了反。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讲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
2.以提问方式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提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3.熟悉课文。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①课文提出怎样的观点(即论点)?
②课文的三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课文是怎样阐述论点的?(这一思考题可结合对课文的分析进行)
明确:课文题为“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开篇即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因此,可以认定,全文的中心论点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第二、三段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论点进行了具体论述。
4.读析课文。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余学生边看书边思考:
①课文是如何阐释观点的?
②第四、五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句提出论点后,第二、三句引用马克思的话加以阐释,接着四、五句以高度概括的事实来证明这一论点的不可置疑,两个“越来越……”连用,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一论点更显得无可怀疑。第四、五句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与作用,引出并总领了下一自然段。
(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与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请学生讨论并口述:目前人们普遍看好的、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哪些?这些产业都以什么作为基础?
明确:目前人们普遍看好的电脑软件、生物工程、通讯信息等产业都是以高科技作为基础的。
(3)自读第二段,并结合练习二,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