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1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木兰诗》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整复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情节,并欣赏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赏析木兰的形象
3、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 教学方法:自由合作探究
四、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语言特点,复述故事情节。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形成对木兰的印象。
(二)课前准备
收集古代女子形象
(三)导入
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曾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女子形象。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今天我们将要通过《木兰诗》的学习,具体深入了解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花木兰。
(四)作品相关知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五)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全班齐读
2、 小组交流翻译,疏通文意。
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窗户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
木兰的叹息。
问女儿想什么,问女儿思念什么?(木兰说)我也没什么想念,我也没什么思念的。昨天晚上尖刀军中的文告,可汗(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大哥,(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从)东边的市集买骏马,(从)西边的集市买鞍鞯,(从)南边的市集上买辔头,(从)北边的集市买来上鞭。早晨辞别爹娘踏上(征程),傍晚住宿在黄河岸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溅溅地响。早晨离开黄河上征程,傍晚到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马在啾啾地叫。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象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入生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归来。
凯旋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记和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还回故乡。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扶持在外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