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词七首学案
乳山一中 单增科
学习目标:
1、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2、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有关常识。
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 " 长短句 " 、" 诗余 " " 乐府 "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 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 字至 90 字)和长调( 91 字以上)三大类。
词常见有 " 令 " 、 " 引 " 、 " 近 " 、 " 慢 " 的分别, " 令 " 即小令, " 引 " 是正歌之前引歌, " 近 " 又称 " 近拍 " ,相当于 " 引 " , " 慢 " 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 " 以诗为词 " 、 "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 ,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 " 故为豪放不羁之语 " ,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教学内容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背景材料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反对王安石行新法,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死于常州。
他作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 47 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1、朗读全词,疏通文字。
2、注音、释词、析句:
注音:瑾 ( ) 樯 ( ) 纶( )巾 酹( )
释词:
析句:
3、欣赏诗歌:
( 1 )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它的好处在哪里?
( 2 )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 3 )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 4 )九、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 5 )体会景中之情,总结诗歌内容。
(6)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 7)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