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综合性学习∶中秋佳话》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秋佳话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襄阳张家集镇中心学校 卞先红
教学构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和智慧,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又提出“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全新观念,如何将这两个目标有机整合,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的锲入点。即将来临的中秋佳节,撩拨着情思。于是,便有了这次以“中秋佳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们希望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他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去体验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乐趣,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活动的主题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走出课堂,学会使用多种有效手法,通过上网、去书店或图书馆查资料以及进行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得相关信息,以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策划、组织、实施的能力。
从学校到社会,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能正确地与人交流合作研究,共享成果,这种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此,我们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班级交流、展示,让大家互相了解,互助学习,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志度。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需适应这一变化,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应是研究活动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索,同步完成任务,参与评价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支持和监督者,是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并且与他们共同学习的朋友。
教学目的:
1、了解中秋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安排:2004年9月2日——9日
参加人员:七(8)班语文教师 全体学生
主要活动:调查访问、查找资料、完成研究、总结交流。
[过程描述]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第2 单元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中秋佳话》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踏着岁月的节拍,翩然而至。中秋,一个在中国人看来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即将来临。身处异地的人们吟着“月是故乡明”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共叙亲情。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把酒邀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不朽的篇章。正由于这个节日承载着太多的亲情与祝愿,才让中秋之月显得格外丰盈饱满,也引发了学生的无尽遐想,意有所及,情为之动,便开始了这次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这次活动共分六个阶段
一、 确定目标阶段
中秋节的主题已定,该从哪个角度去走近中秋,了解中秋,每个同学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爱好,确定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进行归类整合,供大家参考选择。
二、 分组合作阶段
综合性学习着重强调合作探究,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志同道合的团队,在小组内找推选一名学生为组长,组织协调,成员既有分工,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