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8 13:52: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初三下册第17课《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一、   资料链接
  1.          作品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接秦并六国,记事约240年。《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2.          背景资料
  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文章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让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战国末年,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第一课时
  二、   初读文章
  1.给加横线字注音。
  唐雎 (  )  韩傀(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  )     缟素(  )   色挠 (  )   寡人谕矣(  )    聂政 (  )
  2.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
  方法链接: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
  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② 唐雎不辱使命 
  ③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④ 长跪而谢之 
  ⑤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⑥ 岂直五百里哉 
  ⑦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⑧ 否,非若是也 
  ⑨  请广于君
  ⑩  大王加惠
  第二课时
  2. 疏通课文大意,试翻译下列句子。
  (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5)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9)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第三课时
  四、深入探究
  1.文中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的“潜台词”。
  方法链接:按词典的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 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想法,而人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意思,却有苦难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