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6 20: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十三岁的际遇》
一、 导入新课:
北京大学历来是莘莘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1985年,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有幸被这座神圣的学习殿堂破格录取。大家知道这位幸运的小女孩是谁吗?(田晓菲)十三岁能进北大,说明她学识非同一般。然而,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她的写作文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田晓菲16岁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写的一篇散文《十三岁的际遇》。
二、 解题:
“际遇”的含义是“遭遇”(多指好的),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是指什么呢?(进北大)
三、 学习重点:
1、 朗读品味语言
2、 体会作者感情
四、 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说说田晓菲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板书:向往、热爱、感激)
五、 合作探究:
哪几个语段集中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9、11、15节)
(一)、分析第9节:
师读,注意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感情的把握,想想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 如何理解“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摄取无限的知识,创造辉煌的业绩。)
2、 修辞方法及作用。
“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能否颠倒?排比的作用?(表达作者追求成功的强烈愿望,扣击读者心扉,充分表现作者对北大的热爱。)
3、 让我们带着激情,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渡语: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北大人有什么特点?
学生:纯洁、机智、生机勃勃
老师: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二)、分析11节:
北大的氛围、北大人所特有的气质更激发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她再一次唱出了一支发自内心的赞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分析,自己品读。
怎样理解其中的比喻句。
(1)、把“北大”比喻成“河流”,河流是流动的,有活力,有朝气
(2)、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船客”,把“教师”比作“舵手”和“船工”,想象力极为丰富,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人的无限热爱深情。
(三)、分析15节:
北大给了她知识,为她营造了清新自由的氛围,更给她树立了人格榜样,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