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80字。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分析其原因、表现、影响;识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内容,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的结局及影响;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引用材料,剖析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利用地图、图片以及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透彻理解洋务运动;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强的侵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洋务运动时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资本家艰辛地创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三、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探究法、材料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吗?(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节”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它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相连。请大家想想,“牛郎织女”实际上反映了何种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
2、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到底什么封建自然经济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放映幻灯片,做出总结]自然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教师提问]当中国历史步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开始变动?
[教师讲述]为什么到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会发生变动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军事入侵是为经济入侵开道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A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投影仪放映以下材料]
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