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6 15:41: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 3700字。

  《涉江》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屈原为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会朗读古诗的方法,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运用想象、比喻、衬托等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情感。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抒情诗,让学生反复朗读去体会作者悲愤交加、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楚辞》的句式特点。
  二、通过指导古诗朗读方法,使学生学会诗中难读难懂的字词句。会翻译全诗。
  三、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和《诗经》相比,屈原的作品抒情性很强,个性也很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时代开始。《涉江》这首诗,我们主要想用朗读的形式来学习。
  二、朗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
  1 学生默读全诗,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 订正读音。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3 学生轻声读全诗,读准字音。
  (二)二读。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读顺全诗,理清结构。
  1 结全诗划分部分。
  全诗是按行程次序记叙的,分5部分,分别是:涉江前(第1段);涉江途中(第2、3段);入溆浦(第4段);山中独处(第5段);尾声(第6段)。
  2 请五位学生分读5个部分,其余学生在以上学生读错的地方作上记号。
  3 讨论。学生集体纠正读错的地方。
  4 学生齐读全诗,做到顺畅、准确。
  (三)三读。
  要求:了解“兮”字的特点、作用、读法。
  1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思考:①“兮”字在诗中的位置有哪几种?“兮”字的位置不同在句中作用有何不同?②“兮”在整句中起什么作用?
  2 学生讨论。
  明确:
  ①《涉江》中“兮”的位置有三种。第一种在句中,如,“被明月兮珮宝璐”,这个“兮”起情感的缓冲作用,不可读断,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第二种在上一句话的末尾。如,“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中的“兮”表语意未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读时声音可适当延长。第三种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例子很多,这些“兮”可以根据整句意思来调整它的读法,有的表悲,有的表恨。
  ②《涉江》中的每一句都用了“兮”字,这就是使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露。例如:“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译成现代文是:可叹楚国无人理解我啊!一个“兮”字就把那种在现实生活中无人理解的悲凉、悲苦、悲痛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果去掉这个“兮”字,肯定是逊色许多的。“兮”古读“啊”或者“乎”,是屈原继承了楚地民间文化传统受民歌影响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3 教师范读第1段。
  4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体会“兮”的妙处。
  (四)四读。
  要求:掌握划分诗歌节奏的方法。注意朗读时声音有长短之别,语言有缓急之分。
  1 学生个别读第2段:涉江途中。其余学生拿出铅笔,根据该学生的读法画出节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