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40字。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三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
【我思我学】
议一议:一个C原子与两个O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一个CO2分子,CO2分子结合成二氧化碳,那么CO2分子之间是如何结合的呢?
即分子之间存在着使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想一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不发生改变,但为什么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为什么氯化钠在熔化状态能导电,而液态氯化氢却不导电?干冰受热汽化为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受热却难分解?
21世纪教育网
查一查:查阅物质的熔沸点资料,对比ⅤA、ⅥA、 ⅦA各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分析有何规律性?形成规律的原因?有无反常现象?
议一议:为什么NH3、H2O、HF的熔沸点与同族的其它氢化物相比较,存在反常现象?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掌握什么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作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2.掌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3.了解氢键及其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二、方法指引:
1. 吸收能量
干冰(构成微粒:CO2分子) CO2气体
思考:干冰受热时很容易气化,而CO2气体加热到很高温度也不分解,这是为什么?
分析:干冰气化时所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而CO2气体分解所要克服的是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以上事实说明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是两种强度不同、作用对象不同的作用力。21世纪教育网
小结:①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称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
②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是一种存在于分子之间的,较弱的相互作用。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其化学键,而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发生电离,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因此可通过熔化时是否导电,来判断化合物的类型。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收能量 吸收能量
HCl固体态HCl HCl气体
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了
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若结构相似,则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4. 几个现象:①H2O、H2S、H2Se … …;HF、HCl、HBr、HI;NH3、PH3、AsH3… …;以上每一组物质,结构相似,分子量逐渐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增大,但H2O、HF、NH3的熔沸点在每一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