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在第10-13页。作为朦胧诗的典范作品之一,江河刻画了星星、萤火虫、春、鸟、睡莲、白丁香,以及静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一系列蕴含深刻象征意义的物象,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抒发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把握诗歌中“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与“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相结合的结构,能够进行初级的诗歌写作。
3.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3.仿照诗歌结构,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
1.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
◆教学突破
1.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恰当运用联想和类比,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2.结合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等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中意境的塑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材配套朗读带,或者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音乐带。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3.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有关描写星星的诗句、文章片断、歌词乐曲等。
◆学生准备
1.能够读一到两遍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预习,标示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3.能够查找有关描写星星的诗句等资料,也可在课前了解朦胧诗派。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1.播放朗诵带或范读,引导学生抓住诗 1.认真倾听,并及时做字词、停顿及疑
歌中的情感基调。 难点的标注。
2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诗歌的结构 2.独立思考,划出诗歌中的意象和反复 标志和意象的诗句。 的诗句。
3.通过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3.协作学习,透过诗歌意象,结合自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己的体会,理解诗人希望表达出来的情感。
4.介绍朦胧诗派的总体艺术风格,帮助 4.仔细听记,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
学生理解诗歌语言。 学习,进一步理解朦胧诗派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