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东史郎日记》二则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刘彩云
1、本文选自《东史郎日记》。
这是一部极特殊的、极受世人关注的日记。作者东史郎,日本人。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 五岁时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上等兵,曾参加过日军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一九三九年因病回国。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一九四六年一月回日本,东史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下来,共有五卷三十七万字。战后,东史郎回到日本,先后经营电影院、机床制造业等,生活富裕。一九八七年,东史郎出于对参加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向中国人民谢罪的愿望,在日本京都的和平展览会上,公布了他的战时日记,其中包括记录当年南京大屠杀情景的材料。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之毒害,东史郎无疑也是中国人民的加害者,双手也曾沾 满了我们同胞的鲜血。但中国有句古训:“知耻者,近乎勇。”东史郎能在半个世纪以后,站出来向中国人民谢罪,并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这实在是一个令人称道的正义行动。
2、“对于一个退伍军人来说,战场上的事是不能磨灭的,因为我常常看到那本日记,当时的情况就常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半个世纪前的事情大家都忘记了,但我因为有这些日记,所以才能记得这些事。” --东史郎
“我们日本人对蒙受原子弹的危害大声呼号,而对加害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痛苦却沉默不语。……作为战争的经历者,讲出加害的真相以其作为反省的基础,这是参战者的义务。” --东史郎
3、近年来,虽然国内公开出版了一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书籍,比如,从受害证人角度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南京大屠杀照片集》、《南京大屠杀档案集》等;从第三国证人角度出版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拉贝日记》、《外籍人士证言集》等,但专门从加害者角度出版的史料书籍,除散见于一些书籍中的原日军官兵的阵中日记外,目前还没有一本较为完整的中文版史料书籍,《东史郎日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出版前言》
学 习 探 究
1、比较阅读《安妮日记(节选)》思考:两篇文章是如何分别从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角度反映战争给人类(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
2、东史郎在日记中既反映出受军国主义思想的严重毒害,又表现出他对坦然赴死的中国妇女的敬重,对日军暴行的愤怒。试分析东史郎当时的复杂心态。
3、由于当年的东史郎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其日记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是带有军国主义思想色彩的,注意从课文中找出这类内容并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
自 主 测 评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