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发展与迟滞》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2 17:22: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60字。  《近代前夜发展与迟滞》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我国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地区;理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通过分析17~18世纪中西方不同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综合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学习,启迪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教学过程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时期的经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1.农业的发达
  农业技术世界领先,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棉花种植普遍等;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手工业的发达
  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技术也明显提高,《天工开物》涉及的约#&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商业的繁荣
  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
  4.国力强盛
  明清盛世时期的国际地位比前代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表现在: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欧洲,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深化•拓展
  想一想:明清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提示: 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结构;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发达的手工业为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劳动力条件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