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3 16: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朱美霖   2004-10-22
教学目的:
1、 赏析优美的描写语言和抒情语言,领略语言的绘画美、修辞美。
2、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独立自由的旷达情怀。
3、 引导学生生多角度写景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赏析优美的语言,把握景物的特征,深入作品的意境。
2、赏析摹绘、比喻、映衬等修辞技巧和缘情造境、托物言志等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了解作者的审美观,认识作品的文化精神。
课程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
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后,我们由衷地感到人不仅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的,人于自然中中诞生,他就不能离开自然,纵然他暂时逃离自然,最终也只在自然中化为尘埃。李乐薇于自然中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处人文的景观,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是她的一方心灵净土,一隅精神的天堂。今天,让我们到台湾女作家李乐薇的心灵不屋,去走一遭吧。(板书:我的空中楼阁)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生于1930年,是江苏南京市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感情。(她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光、有味、有形的物象幻景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绪”。)
三、自由朗读课文。
四、解题
 1.从客观上讲,李乐薇的小屋如何?
提示:处于山脊之上,无豪华之装饰,无交通之便利,一陋室而已。
   2.由此,我们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关注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人内在的精神修养。那么作者的“空中楼阁”观照的又是什么呢?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一个问题,题目为什么叫“我的空中楼阁”呢?
(1) 查字典,了解成语“空中楼阁”的意思。
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比喻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在本文中,作者反其喻意而行,采用其本意:建筑在或飘浮在空中的楼阁。
(2) 读课文第15段,进一步理解“空中楼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