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案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泪珠与珍珠
琦 君
教学目标:
1、 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2、 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及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3、 联系实际生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及寄寓的人生哲学。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讲解、小结
教学准备:投影仪 PowerPoint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流泪,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当人们感情受到冲击的时候,往往都会留下泪水。老师也流过泪,记得最近一次,是在这个暑假,当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奥运健儿站在领奖台上满眼泪光的时候,老师不禁也热泪盈眶了。那么,大家又都有怎样的流泪经历呢?
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了悲伤泪、高兴泪,留下了感动泪、后悔泪,这些泪应该说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包含了许多泪珠故事的文章:《泪珠与珍珠》。
二、课文探讨:
(一)从文章的题目看,这篇文章写了不少关于泪珠的故事:
1、作者在1—4段中提到了哪些有关泪的佳句?(默读)
明确:奥尔玛德: “眼因流多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冰 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2、简要理解奥尔玛德和白居易的两句话。
3、作者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看这些写泪的文字的?(书中泪)
明确:喜爱的心态,在这里,作者喜欢、欣赏的泪,是文学作品里的,之所以喜欢,完全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出发的,是一个文学青年对文学句子本身美的喜爱,仅此而已。所喜爱的也只能是语言本身的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眼泪”的真正内涵。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文章的第5—10段中,作者又写了在自身生活中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悟到了什么?(点读)
1、写了哪些泪珠?
明确:返乡者的眼泪与丈夫的欲哭无泪。(思乡泪)
母子、母女对于亲情欲诉不能的眼泪。(怜子泪)
天使的泪和牡蛎造珠流下的泪。(奋斗泪)
2、作者从这些眼泪中分别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返乡者的眼泪 是(饱经分离和忧患的苦痛)
丈夫的眼泪 是(欲泪不得的哀痛)
我和母亲的眼泪 是(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虽然品尝了悲苦,但在悲苦的泪过后,亦看到了人间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