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爱莲说》教学设计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河南省偃师市实验中学 葛小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疏通文意,把握重点词句和关键词语;
b、 理解莲花形象及品质,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c、 理解“陪衬”的作用。
d、 在反复诵读、悟读中品味课文作者的生活情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设想:
1、 古文以其韵味十足,“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而吸引人。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课前制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 课堂采用“读—议—赏—赛”的教学模式,以读为主,以读促议,以读促赏,以读促赛。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为重点,衬托的写法为难点。
3、学生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
(2)了解作者周敦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搜集自己喜欢的花,并评价花。
4、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a、 字词、疏通文意,在小组内解决。理解内容,抓住能提起全文的词、语、句入手,理清“文脉”。抓住了“文脉”,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b、 理解课文后,采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各种各样鲜花的图片,学生欣赏)同学们,咱们来个民意测 验,喜欢花的同学请举手。(有98%的学生举手),你能说说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呢?
[生1]我喜欢牡丹,有诗为证“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生2]我喜爱梅花,他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
[生3]我喜欢兰花,它没有牡丹的天姿国色,也没有倒挂金钟的优美姿态,更没有玫瑰的香飘十里,但它有菊花的饱经风霜,有梨花的朴素淡雅,有李花的淡淡清香。
[生4]仙人掌花淡黄色的花,虽然经历干旱,但开出了生命的花,我喜欢。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真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啊。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情有独钟,他把住的地方命名为爱莲居,还建了爱莲亭、爱莲池,并写下了名篇《爱莲说》,他为什么喜欢莲花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27课,一齐来读读《爱莲说》。
二、(多媒体展示课文配乐,声音稍大一些)师生共读,造出学习气氛。
三、自学,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1、 要求学生“点”着课文以及课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意思。
2、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共同识记字词翻译句子。
[生5]我注意到了(周 dūn yí)这个“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字。
[生6]“陶后鲜有闻”中的“鲜”是读“xiān”还是“xiǎn”。
[生7]应读“xiǎn”。
[教师点拨]为什么这里读xiǎn,你能用这个读音的“鲜”组个词吗?
[生8]“鲜”意思为“少”的时候,读xiǎn。让学生组一个成语。
……
这样师生共同解决了许多字词难题,如:“颐”的左半边不能写成“臣”;“蕃”是形声字,与草有关,意为茂盛,引申为“多”;“濯”“淤”“涟”也都是形声字,与水有关,书上都有注释;“逸”意为逃,注意“兔”字的一点,“逸”,文中有“避开”的意思。
四、讨论莲花形象,体会君子品质。
1、欣赏一篇课文,就要了解作者的生活以及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7]周敦颐生于1017年,逝于1073年,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
[生8] 我来补充,《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2、 作者喜欢莲花哪些与众不同的美呢?请全体男生读课文,注意表现出热爱的感情。大家来思考。(教师依次把这7句展示在盛开的莲花图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