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830字。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教案
感悟与思考
17、18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举起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大旗,引领着人们推翻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开创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但在作为启蒙运动中心的法国,迈向共和的道路却是如此的艰难。尽管早在1789年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传统势力进行了长期斗争,直到1875年才颁布了一部共和国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思考与判断:你如何评价拿破仑?你认为路易•波拿巴能够竞选成功进而称帝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兰西共和历程:
(1)1789年,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1842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5)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
②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
(2)意义:使共各派掌权;最终确立共和体制;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统一的过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1)行政权:规定德国是联邦国家,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
(2)立法权:议会实行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两院制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
【知识运用】
1.自1871年以来,法国的各派政治力量就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的较量。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到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法国仅以一票多数赢得了共和体制,说明当时哪种政治势力强大?这一历史特点在1875年宪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法国以一票多数赢得了共和体制,说明当时保皇派势力的强大。这一历史特点在宪法中体现在总统所拥有的极大权力上。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任期7年,由两院联席会议选举,可以连选连任;拥有统帅军队、签约、任免高级文武官员、实行大赦等权力;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这些规定说明总统和参议院拥有极大的政治权力,体现出1875年宪法是当时法国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