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卷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语文综合自测题(一)
一、 积累与运用
1.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1)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舒畅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有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2.下面这段文字5处有语病,请找出来(标上序号),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并加以改正。
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大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竟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症结,“减负”收到实效。
(1) 改正:
(2) 改正:
(3) 改正:
(4) 改正:
(5) 改正:
二、 现代文阅读
(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湿头高度可达3.5米,潮湿差可达9米。
①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③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④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入海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⑤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⑥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狭到30公里,到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⑦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⑧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⑩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3.“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
4.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据,是为了具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河口地理形势有 的特点。
5.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 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 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 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 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6.第二段中,过渡句是第 句,说明钱塘江河口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的是第 句到第 句。
7.这段文字主要写 。
(二)
现在什么都讲“跨世纪”。我体会其意无非是想告诉人们:再过五年,一个新世纪就要来到眼前了。到了新世纪,人们都应该有点“万象更新”的意识,有点新精神,有点新省略,干点新事情,搞点新创造,使自己和人们耳目都为之一新,不管男女老幼,都努力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