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20字。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含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本溪市第一中学 刘文萍 孟庆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建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了解城镇化进程及多样化的城镇发展道路;掌握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触动,及人们生活方式、质量的巨大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中国GDP变化的原因,城镇化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搜集文字及图片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分析图表、搜集史料、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集和体会生活中体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例证,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感悟,培养历史论证能力;
(2)认识到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道路。
(3)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变。
难点:全面归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表现;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通用的粮票,然后再展示21世纪以来各种各样消费卡的发展,展示服饰20世纪50年代以来服饰的发展变化,由此引出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导入本课。
对这一课,我们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相关图片和资料以及相关视频,使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有更深刻的感受。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问题。
一、经济腾飞
(一)从国民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
设置课堂问题一:让学生结合教材以及课件上给出的图片和文字以及表格数据,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
设计思路:教师总结时可以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从关键词和关键的数字中直观的了解中国经济的的变化。同时像国内生产总值这类专业性比较强的概念,需要教师来解释,以加深本课的深度和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