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学校2010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9170字。
东方明珠学校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存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进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试卷自己保存和答题卡交回。
1 .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减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
B.低温持续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低温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结合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2.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1个研究小组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干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效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培育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针对上述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以上工作要使用“克隆”技术
B.这种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这项技术与我国科学家培育出抗虫棉技术应用的原理相同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激发干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3.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 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D,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4.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5.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是营养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6.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中的“死亡基因”)。
请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B.若能选择性激活细胞内的死亡基因,则可用于治疗癌症
C.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蝌蚪尾的消失是细胞自我凋亡的具体表现
D.细胞中DNA被降解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根本原因
7.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开发受到广泛重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