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050字。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教材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述,涵盖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约27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线索明晰,主干突出,但是理论认识难度较大,只是要点难点较多。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生分析:
学生在政治课上已经学习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教训,前面历史课也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照抄苏联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有关史实,通过学习不难
知道:这样势必有成就也有失误,其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探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接话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的具体过程,记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理解中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主义 ,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史实的分析,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2、 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问题探索;史料分析等。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综合认识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难点:中 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营造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学法指导:时间记忆法、归纳法、比较法、图表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探究:将学生合作分为三个探究小组:
1、 第一探究小组收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成就。
2、 第二探究小组分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果。
3、 第三探究小组收集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