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0届高三理综能力测试十试卷
- 资源简介:
32题,约9610字。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2010届高三理综能力测试十
第I卷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实验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lmL 1mL
3 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 / 1mL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 1mL /
4 置于37℃水浴中 5min 5min
5 滴入碘液 2滴 2滴
A.缺少pH为6.8的对照组 B.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是合理的 D.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2.与人体进行抗H1N1流感病毒感染免疫有关的细胞器有
①核糖体 ②高尔基体 ③线粒体 ④溶酶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镰刀型贫血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其血红蛋白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造成血红蛋白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通过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序列可确定其变异类型
C.通过分析镰刀型贫血症的系谱图,可判断其遗传方式
D.如果对镰刀型贫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选择改造其造血干细胞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c为第二营养级,e为三级消费者
B.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进入c的能量约有10%--20%的能量传给d,一部分通过c的呼吸作用被消耗,另一部分传给f
D.bcde四个种群由于食物关系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SO3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HSO3-发生了水解
B.NH3比PH3稳定,是因为P的非金属性比N强
C.维生素C在人体内能起抗氧化作用,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乙烯能使溴水退色,是因为乙烯还原了溴
7.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K+、H+、SO42-、MnO4-
B.的溶液中:K+、Na+、CO32-、[Al(OH)4]-
C.能使pH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Ca2+、Na+、CO32-、SO42-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H+、Mg2+、I-、SCN-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g重水(2H2O)含有10N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ol乙酸和1mol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A个乙酸乙酯分子
D.在pH=13的NaOH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NA
9.下列气体制备装置错误的是
10.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①溶液的pH减小;②溶液的pH不变
B.温度下降10℃,①、②、③、④四种溶液的pH均不变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
11.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12,也可用KC1O3、KMnO4、K2Cr2O7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12。若制取等量的C12,电子转移数最少是
A.MnO2和浓盐酸反应 B.KC1O3和浓盐酸反应
nO4和浓盐酸反应 D.K2Cr2O7和浓盐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