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巴东三峡》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巴东三峡
河南省罗山二中,作者是明红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清文章线索和作者游踪。
3、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融入的。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设想:用二课时完成目标
教 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曾随郦道元一起游过《三峡》,领略过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奇险,以及“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意境,我们也曾经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中感受过三峡的水势湍急。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刘大杰先生一起浏览三峡,再次感受三峡的神奇魅力。
字词积累
1、学生读课文,标出文中的生字词,自查处理。
2、字词检测。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
生划出表示作者游踪以及作者心情的语句(总体感受)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作者逆江面游,沿途经过的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请将描写山水和作者心情的语句勾画出来,并说出每座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分析这些诗、谚、典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
内容总结:
1、作者逆江而游,所写巴东三峡虽是险字当头,但各有特色。
方法归纳:
2、作者抓住游踪,逆流依次观光,细致描写了所见所感,特别是引用了诗、谚、典故等,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
作业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