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370字。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习目标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学习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习方法:
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知识链接:中国近代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分别是哪些阶级领导的?
知识导学:
A级 知识点一、五四风雷——五四精神:团结、进步、爱国(核心)、科学
1、 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5)导火线: 。
2、 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主要斗争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 1919.5.4-6.5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
第二阶段 6.5以后
3、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的革命运动;
(2)特点: 是先锋、 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 的开端。
A级 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 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 并同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3)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共;(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标志—
1)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2) 内容:●大会通过 ①确定党的名称;②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