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310字。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港澳胜利回归”的原因、意义及“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及相关资料,以培养同学们自学及分析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讨论、讲授、阅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香港和澳门主权顺利恢复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这一理论的认识,从而培养其爱党、爱国情感,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通过认识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是祖国的日益强盛,港澳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培养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民族意识。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的条件:
(1)“一国两制”的构想。
(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程:
(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2)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①,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3、澳门问题的解决: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