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6300字,答案扫描。
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 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1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 B.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2.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农家肥和化肥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D.禁止焚烧秸杆
3.某同学捡到一块泡在煤油中保存的金属,用水一冲,金属立刻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你推测该金属可能是下面的
A.锌 B.铁 C.银 D.钠
4.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3 B.碘的原子序数是53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5.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板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
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 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 B.LiMnO2为锂、锰、氧的合金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测定某溶液的pH=0 ——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8.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A.铁的年产量比铜高 B.铁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比铜广泛
C.铁的硬度比铜大 D.相同条件下,铁比铜更易被腐蚀
9.以下是小明对几种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其中合理的是
①淋湿了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利用惯性抖落身上的水;②长期阴湿天气中柴草起火,是老天爷点的“天火”;③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利用了鸟爪绝缘性好的特点; ④松树的叶子演变成针状,采取减小蒸发面积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散失。 [